熱門文章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臺灣建築師謝英俊 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鄉村建築工作室將義務為災區營建一批糞尿分離式廁所,經費由工作室籌集,有需要的團體與機構請盡快與我們取得聯系。”5月29日,謝英俊在其博客上如是寫道。

    謝英俊來自臺灣,與其名字緊密相連的,是一個叫鄉村建築工作室的NGO。

    從5月12日以後,在謝英俊鄉村建築工作室的博客上,關於重建的信息和謝英俊的觀點、經驗以平均每日一篇的速度更新著,從未間斷。

    大約10天前,謝英俊來到內地,除了在北京逗留數日,指導他在北京的鄉村建築工作室進行援助災區重建工作外,還飛到上海、甘肅等地,籌備相關事宜。他在北京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就連他們有時也說不清謝英俊的具體行蹤,經常是到了晚上通過SKYPE(網絡電話)才能與他取得聯系。

    四川地震後,一直默默低調工作的謝英俊,因參與過臺灣“9·21”震後重建,也因為有著豐富的鄉村建築設計經驗,而進入了更多媒體的視野。

    第一時間介入

    謝英俊近10年來一直在為農村地區設計住宅,不僅在臺南地區工作,還將經驗帶到了大陸,河北定州、河南蘭考以及安徽南塘都有他建築思路與實踐的痕跡。

    四川發生地震後,謝英俊在北京的鄉村建築工作室幾乎是最早與大陸的劉家琨建築工作室、ABBS建築論壇等平臺結盟的,這也使這位在重建和為弱勢群體規劃居住環境方面頗有成就的人文主義建築師,成為較早期參與到四川災區重建前期準備中的臺灣建築師之一。

    “臺灣的經驗幾乎可以直接搬過去”,謝英俊說,“四川地震和臺灣‘9·21’地震都是發生在山區,只是四川的規模和範圍更大”。他在博客上透露,正跟有關方面協商下一步的相關事宜。

    謝英俊認為四川地震災區和臺灣“9·21”地震災區不僅在地貌上相似,震後要面對的山區房屋重建和修復地震對少數民族生活環境的破壞方面也很一致。在他看來,四川的重建經驗會是全新的,這不只是生計或房屋的重建,更是生態等級的重建。

    而謝英俊的建築理念在震後重建中也相當實用:施工簡易、材料環保、外型美觀,並鼓勵農村居民一起“協力造屋”,這是他通用於重建工作的“基本原理”;另外,周圍有什麽就用什麽,這是他的基本原則。“在抗震方面,從成本的角度出發,應該盡量把房子弄得‘輕’一點,抗震力才夠。”在謝英俊看來,抗震關鍵在結構。輕鋼結構的鋼料總體用量花費不多,但抗震效果好,還有就是把樓板、屋頂都輕量化,承重不要太大,這樣在遇到地震時,整個骨架都結合在一起,可以有效達到防震目的。

    “把專業的東西簡單化,是重建中發動受災群眾協力的重要一點,可以讓老人、小孩、婦女都參與進來做搬磚、擰螺栓這樣的工作。四川比臺灣更有優勢的地方是,還有大量這樣的閑置勞動力。”謝英俊說。

    “我們目前在做尿糞分離廁所的設計,這是非常急需的,也是帶入環保觀念的一個起點。另一方面也在設計各種各樣的臨時過渡房。基本材料是輕鋼架、竹子、夾板、遮光網、草簾、鋼板、雨布等等,在墻體間填入草料或是泥土,視不同的屋型與功能而定。這些屋型施工簡單、造價低、容易拆裝、可以保暖過冬、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甚至可以使用災區廢墟的材料。”謝英俊介紹說。

    根據臺灣的經驗,災民在過渡房裏頭可能會住上一兩年甚至好幾年,因此就要求過渡房比較堅固。據謝英俊的助手劉振透露,工作室正在趕工設計不同的屋型,從簡易型到長效型都會有。目前,分離式廁所的設計圖已經放到網絡上讓有需要的人下載,同時附有材料說明與施工步驟的演示。

    做好長期準備

    山區房屋重建和平原有著很大差異,對地塊安全度的了解非常重要。新建房會不會再次坍塌?地勢會不會太陡?水土保持有沒有問題?這些都要非常細致地去考量。

    謝英俊對此經驗豐富。1999年臺灣“9·21地震”後第六天,他就前往震中附近的日月潭邵族部落參與重建工作。當時謝英俊曾打包票說,他用預算四分之一的費用就可以為邵族人重建家園,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當時,邵族部落的生活居住空間全部垮塌,族群與文化面臨嚴重的滅絕危機。而謝英俊當即將建築事務所從市區搬到災區,並成立了“第三建築工作室”。而邵族部落的重建成果也相當顯著,竹子蓋的房子簡單又便宜,但不失高雅大方,也符合邵族人原有的生活習慣與生存狀態。

    將近10年的邵族重建經驗被謝英俊帶到了臺灣其他地區,以及大陸的河北、河南等地的農村。而謝英俊有著更遠大的目標:他要讓中國8億農民都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通過協力建房住上歐式外形的生態建築。

    對四川災區來說,這也不僅是重建家園而已,“重建是長時間的戰鬥,不僅是家園重建,更包括心理、人際交往、文化紐帶、經濟力量的重建”。而謝英俊和他的工作室已經做好了準備,長期持續地投入到災區重建當中。

    不是一個人的戰鬥

    謝英俊對四川災區重建的無私態度也蔓延到不少臺灣建築界人士當中。在一個臺灣建築事務所的上海分部,地震後,並沒有人刻意發起捐款,也沒有“二次認捐”,卻有一個捐款箱從5月13日起一直放在公司的前臺,員工們每天捐一點錢,定期轉交至相關的基金會。“支援不是一次性的,它需要長期的投入。”該事務所相關負責人這樣表示。

    在另一家臺灣背景的建築事務所,一份公司的員工檔案被整理出來,他們收羅了集團公司在全球所有有重建經驗的規劃師、建築師、工程師、設計師、生態規劃師,做成一個重建人力資源的報告,等一切就緒,就將聯系災區當地政府相關部門。

    這份工作一直低調進行著,而這家建築事務所執意不肯透露自己的身份,因為“事情沒有做出來之前,不希望公之於眾”。該事務所相關人員還表示,他們希望至少3至5年內,每三四個月就派一批專家去災區工作半個月,“因為重建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新問題,我們必須不斷地關註和參與,而不是來了一次指手畫腳後就走人”。

    兩岸同根、骨肉相連;低調做人、低調做事,中華民族傳統倫理在這些臺灣建築師身上得以最自然的詮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